• 首页
  • 要闻
  • 社会
  • 环保
  • 能源
  • 科技
  • 侨联
  • 信用
  • 品牌
  • 法制
  • 三秦经济
  • 重点工程
  • 大美秦岭
  • 一带一路
  • 红色旅游
  • 乡村振兴
  • 智慧城市
logo 红色旅游
  • 中宏网首页 >
  • 红色旅游 >
  • 正文

建非遗村开特色课 云南非遗保护出新招

2022-03-05 11:38:10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3月4日,云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政策解读暨新闻通报会在昆明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云南将通过加快创建非遗特色村镇和特色街区、在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等举措,加强全省非遗保护。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下半年,云南省文旅厅及时开展文件起草工作并形成送审稿,2022年2月,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即“到2035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第二至第四部分提出要从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等三方面加强全省非遗保护工作水平。第五部分则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财税金融支持”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其中,在提高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方面,《实施意见》指出要挖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的非遗资源,加快创建云南省非遗特色村镇和特色街区。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非遗保护,组织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

  在加强传承体验设施建设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州(市)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并发挥非遗传习馆(所、室、点)作用,建设一批以非遗项目为依托,与文化和旅游产业基地、旅游景区相结合,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为一体的非遗传承体验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承体验设施。

  在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方面,在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推进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设立非遗专业,建立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招生委托培养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等。

  “上一次云南发布非遗保护工作《意见》是2018年,对比2022年的《实施意见》,有几个令人欣喜的变化。”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劲松称,《实施意见》新增了一些重要的举措,如“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和动态管理,完善退出机制。”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良性发展;“加强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则非常符合年轻一代对非遗体验的文化需求,同时能促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

编辑:王若冰
审核:周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最高扶持1000万元! 陕西省特色专业园区开始申报
  • 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募)14231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

Copyright © 1998-201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