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赵渡镇严通村为受灾群众发放取暖炉(资料照片)。
1月9日傍晚,寒风凛冽。取暖炉里升腾起温暖的空气,大荔县赵渡镇严通村村民王九玲的两个孙子正围在他身旁听他讲故事,一派温馨的氛围。
王九玲今年60岁。在他的记忆中,他还从没有经历过像去年那么大的洪灾。去年入汛后,洛河发生洪水,大荔县17个镇(街道)111个村(社区)受灾,累计受灾25.1万人,共造成经济损失约23亿元。其中,赵渡镇是损失最大的区域之一,受灾面积约17万亩,损失约5亿元,撤离迁安群众25126人。
王九玲家的10亩冬枣都受了灾,家里也被水淹了。在大荔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他原本担心的过冬问题现在都解决了。
聚焦受灾群众温暖过冬需求和实际困难,赵渡镇给所有受灾群众每人发放300元的灾害应急救助。对于短时间内不能回家的分散安置群众,镇上以每人每天20元的标准发放过渡性生活救助。同时,以宅基为单位,该镇为每户受灾群众免费配发了取暖炉和清洁煤。
“镇上还组织党员干部经常到家里宣传冬季安全取暖知识,让大家警惕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大家安全过冬。”王九玲说。
防汛救灾工作重点转移到灾后重建后,大荔县结合实际,将包联帮扶灾后重建作为“大练兵强本领”行动的重要举措,建立了县级领导和43家单位精准包联帮扶赵渡镇15个行政村灾后重建工作机制,精准落实“部门包村、股室包组、干部包户”的要求,围绕抽排水、生产自救、温暖过冬等,有条不紊推进灾后重建。
为了解决受灾群众“住”的问题,大荔县对赵渡镇13个村6435户受灾群众进行逐户入户排查,建立一户一档,并按照严重受损、一般受损、轻微受损、未受损等,细致划分出房屋受损等级,同时围绕受灾群众危房改造,制定了灾后重建危房加固改造具体方案,明确了不同类型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并协调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对2569户轻微受损和一般受损户进行房屋修缮,对372户不可居住的房屋进行集中修缮。
与此同时,大荔县积极恢复生产。该县遵循“因墒施策”的思路,采用大型无人机飞播和人工播种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播种进度。同时,该县制定了《大荔县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办法》,针对苗木、棚体受损和畜禽死亡等,明确了补助标准,目前正在筹集资金和对接苗木采购事宜。
大荔县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走访、送温暖”活动,协调灾后重建包联部门,为6000余户受灾群众每户发放米、面、油和两床被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同时,该县组织开展文明志愿者大走访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细致排查安全隐患,让群众天冷心不冷。
此外,大荔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的安抚和稳定工作,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慰问,及时掌握受灾群众思想动向,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看待灾情、乐观面对生活,主动配合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形成了干群同心抓好灾后重建的强大合力。
“我们要积极落实灾后重建工作,认真践行为民宗旨,压实压紧四方责任,把受灾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放心上,不断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全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1月8日,大荔县委书记由建新深入赵渡镇、韦林镇了解灾后重建、群众温暖过冬情况时说。(记者 李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