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社会
  • 环保
  • 能源
  • 科技
  • 侨联
  • 信用
  • 品牌
  • 法制
  • 三秦经济
  • 重点工程
  • 大美秦岭
  • 一带一路
  • 红色旅游
  • 乡村振兴
  • 智慧城市
logo 产教融合
  • 中宏网首页 >
  • 产教融合 >
  • 正文

陕西理工大学全面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

破五唯激发人才活力 改评价促进特色发展

2022-01-15 14:40:52 来源:汉中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陕西理工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解放思想,积极行动,创造性地全面推进人事分配制度综合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人员在不同岗位上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积极性。

  一年来,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举措吸纳人才,引进“汉江学者计划”短期项目14人,续聘7人;引进复旦大学等高校博士31人,新增博士委培毕业5人,新增攻读博士学位22人;新增三级教授3人,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40余人。按要求配齐配强专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通过辅导员招聘计划,辅导员配备率达90%以上。

  学校始终把教师放在首位,教师节举行入职宣誓仪式和教师荣休仪式,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修订了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办法,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努力构建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注重对履职绩效、创新成果、人才培养实际贡献的评价。编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学习材料》《陕西理工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材料》等,开展了“学党史立师德爱理工”暨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陕西理工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等,在学校形成注重师德师风养成的浓厚氛围。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在任职条件中增加了更多的选项,鼓励教师错位发展、个性发展。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以及招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等,在严把质量和程序的前提下,学校制定了直评标准,不做项目、论文等方面的限制要求,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让各类人才都能脱颖而出。新增了辅导员职称评审办法,更加注重考察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等纳入专职辅导员的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范围,真正实现辅导员队伍“双线晋升”,激发辅导员工作潜能。在2021年的职称评审中,50余名年轻优秀的博士、硕士晋升了教授、副教授职称,极大地优化了教师的职称结构。

  学校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坚持普惠原则,在调动各层级各类别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继续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按上级要求,落实了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岗位津贴。学校试行科级管理A、B类岗位分档计酬的办法,打破了管理队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老大难问题。规范了工勤人员技师聘任的工作程序,让广大工勤人员看到了进步的希望和发展的空间。

  学校在新一轮岗位聘任中,建立以岗位贡献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实行低职高聘和聘期考核不合格者高职低聘政策,进一步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岗位聘用以岗定薪的作用。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实际,在原来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服务推广型岗位,激励有技术优势的教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聘任方案严格执行中省要求,学校只规定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给本科生讲授课程不少于两个学分,其他教学任务由教学单位自己分配;科研工作量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研规律、循序渐进的原则,扩大了教学单位的办学自主权,激发了办学单位的积极性。(记者 杨峰 通讯员 杨柳青)

编辑:贾佳
审核:周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最高扶持1000万元! 陕西省特色专业园区开始申报
  • 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募)14231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

Copyright © 1998-201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