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咸新区建设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实施“十万英才聚西咸”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为新区未来三年人才工作谋划蓝图。
根据《西咸新区建设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实施“十万英才聚西咸”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到2027年,西咸新区将实现:人才总量进一步增加,新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500名、各类海外人才1000名,新集聚秦创原创新创业人才超过10万人。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中市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占比达35%以上,技能人才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5%以上。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10项以上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案例和经验做法在全国和全省宣传推广,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和创新环境。人才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集群式布局50个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0家。加快形成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格局。
打造人才规模化集聚磁场
《计划》将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行动、校地合作引才行动、产业链人才倍增行动、海外人才归雁行动、名校优生选聘行动和行业领域人才集聚行动,计划三年内集聚秦创原创新创业人才10万名。
其中包含新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500名,在科研创新领域汇集创新创业人才3万名以上,打造大学生实习应聘、就业创业全链条支持体系,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在新区创业就业,三年内招揽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不少于2万名。为建设秦创原总窗口,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创建深化人才机制改革高地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计划》将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积极探索“以才引才”“跨区互认”“引才券”等引才新机制,推动将企业经营绩效、人才薪酬等市场化评价要素纳入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将人才评价权赋予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行使,健全人才考核、退出机制,构建高水平、全方位人才培养培育体系,不断优化完善人才政策。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最终形成开放包容的引才机制、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精准高效的培育机制和系统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三年内实现10项以上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案例和经验做法在全国和全省宣传推广。
营造人才优质服务生态
拓展秦创原人才大市场服务功能,建成投用西安国际人才港主港,迭代升级“秦才云”平台,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组织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现人才、项目、资金、服务等一体化配置。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以人才、知识、技能等为特色的金融产品,发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服务模式,加强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支撑,人才创业创新成本持续降低、进程不断加速。
健全人才服务设施体系,强化安居保障和优质教育医疗服务供给,营造浓厚尊才爱才氛围。
厚植人才发展成长沃土
依托秦创原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头部人才企业+中小微人才企业”创新创业生态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抓好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全方位支持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推广“校招企用”引才用才模式,集群化布局高能级创新载体、成果转化平台、领军企业研发中心等,落地50个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0家,打造全球创新资源聚合“强磁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新区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顶尖人才方面,华壹健康李生斌教授入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李永东院士项目天璇航宇无人机研发基地项目、曾少华院士中为-中新院低碳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技术转化合作平台落地新区。高层次人才累计引育539名,为2021年底的8.4倍;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8.7万名,年增长率60.3%。
西咸新区秦创原人才大市场累计引进海外服、今日人才等35家规上级人力资源企业,累计服务企业4000家次、服务规上企业1379家次,提供岗位7万余个、新增就业1.73万人。“三池一机制”校招共用模式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最佳案例奖。连续两年举办秦创原人才周活动,发布秦创原总窗口全球求贤榜,签约到岗一万余人。揭牌设立“秦创原商学院”,形成了各类人才加速集聚、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态势。(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于忠虎 吕聪 西咸新区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