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屏信号正常、话筒正常,可以开始直播……”11月下旬,在淳化县石桥镇秦庄村,一场关于农业技术的直播培训吸引了许多果农参与。
“我主要给果农讲解苹果新品种的选择、老园挖改后如何处理重茬问题等内容。”12月6日,淳化县园艺工作站农艺师张粉妮谈及当时的授课场景时说,现场有70余人,直播间有近千人,很多果农在线上和她交流。
“现在,我对红思尼克等苹果新品种有了充分的认识。”秦庄村果农刘建国说,他通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学到了很多苹果种植管护的新方法。
为了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淳化县积极拓展远程教育服务功能,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站充分收集群众需求,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采用“网络直播授课+现场答疑解惑+产业基地实训”的方式,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我这个西红柿大棚的产量一直上不去,试了好几种办法依然效果不佳,听了县上远程教育平台的直播培训课,才知道了改良土壤的重要性。”铁王镇铁王村西红柿种植户刘晓强说,现在,通过直播就能听到省内外专家的讲座,真是太好了。
今年以来,淳化县利用“远教+”模式,积极推动远程教育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通过组织相关行业人才在党员远程教育站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现场教学等活动,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为减少腐烂病发生,保证果树安全越冬,现阶段大家要做好清园和果树树干涂白工作……”在秦庄村中医农业远教学用转化示范基地,淳化县第四批县管拔尖人才赵小弟正为果农讲解苹果园冬季管护要点。
“果农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通过远教平台,我们可以把苹果科学种植管护技巧讲给更多的果农。”赵小弟说,今年,他们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站学用转化、带动致富的作用,指导果农科学管护果树。很多果农通过学习,管护的苹果、猕猴桃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原来,我管护苹果树靠的是经验。现在,我想学啥就能学到啥,还有专家来果园现场教学。”秦庄村果农韩东合说,他计划明年试种4亩新品种果树,把学到的技术用起来。
秦庄村中医农业远教学用转化示范基地是淳化县的党员远程教育站之一。今年,在该站的带动下,秦庄村50余名村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进行苹果绿色种植、管护,人均增收1.3万余元。
人才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淳化县着眼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联合柔性引进人才、淳化在外人才,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站积极组织乡村干部、种植大户、致富能手“走出去”,赴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考察学习。
“经党员远程教育站的专家介绍,我去兰州市进行产业考察,将那里先进的养殖模式带回来,带领村民发展土鸡养殖产业。”咸阳坤竹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竹说,现在,他们的鸡蛋品质大幅提升,供不应求。
远教搭台,人才赋能。“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站,不仅发挥了各类人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人才。”淳化县委组织部部长曹博说。
今年1月至11月,淳化县组织党员远程教育站,举办各类专题学用转化活动20余场次,400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培训;精准培育了300余名有觉悟、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共新增高山冷凉蔬菜1000余亩、蔬菜大棚600余个、种植养殖户40余户,带动群众增收200余万元。(记者 琚鹏飞 通讯员 胡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