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西安未央武德路创新街区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0月22日摄)。记者 蒲茜摄
10月17日,西安未央机器人产业集群项目在未央都市工业园开工。未央都市工业园以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为主导产业,打造机器人生产智造中心、机器人研发孵化基地、机器人产业创新服务基地和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
目前多家企业已入驻园区。这些企业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两家国家级“专精特新”机器人企业和粤浦国际科创中心项目总投资近22亿元,年产值约28亿元。
未央区作为西安“北大门”,在西安“北跨”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这里正以蓬勃生机与活力为西安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调优规划、培育产业是未央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未央区紧扣“科技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壮大”的主线,打造机器人智能制造集群,填补了西北地区机器人产业空白。在一批机器人头部企业落地的同时,未央区还积极引进并培育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加速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功能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央区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力求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10月22日,走进秦创原·西安未央武德路创新街区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记者看到,这里聚集了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
“我们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旨在激发高校创新潜能,将其构建为集招才引智、创业孵化、成果转化、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培育瞪羚、独角兽及‘专精特新’企业奠定坚实基础。”未央区科技局局长刘刚表示。
该街区自今年3月22日运营以来,已吸引22家科创企业入驻,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7个,7家企业实现营收。街区的建成,让未央区成为西安市首个被授予秦创原总窗口“卫星岛”称号的区县。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未央区持续优化服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致力于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软环境”。通过严格落实三级服务保障机制,未央区有力推动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今年主要领导干部已召开“政企见面会”16次,解决46家企业66个具体问题。同时,未央区扎实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省级试点工作,审批时限缩短38%、群众跑动次数减少47%。
未央区委书记刘国荣表示:“未央区将抢抓时间,全力冲刺,为全省经济稳定增长贡献更大力量。”(记者 蒲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